生态农业包括哪些行业?具体特征是?
1、生态农业具有综合性强、多样化、高效性、持续性等众多特征。
2、生态农业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综合性、多样性、高效性、持续性。生态农业是农、林、牧、副、渔各种农业综合的大农业,而且它还是农业种植、养殖、加工、销售、旅游综合起来的,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
3、生态农业的特点 综合性 生态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三产业综合发展,并使各业之间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4、生态农业的特点 综合性 生态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三产业综合发展,并使各业之间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5、生态林业:强调在林业生产中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物多样性,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林业管理方式,如退耕还林、植树造林、护林防火等。 生态牧业:指的是在牧业生产中注重草原生态保护,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发展适应草地生态特点的畜牧业生产方式,如草原改良、牲畜品种改良等。
6、生态农业有哪些 观光旅游型 (1)此类型是运用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将生态农业建设、旅游观光结合在一起的良性模式。(2)根据农业观光园的应用特点,可将其分为农业公园、教育农园、观光农园这3种,各种类型中又各自包括多种模式。
避免大气对农作物危害的生态农业三种模式类型?
有机农业模式 有机农业是一种以自然生态为基础的农业生产方式,通过减少或避免使用化学肥料、农药等化学物质,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农作物的免疫力和抗逆性,从而避免大气污染对农作物的危害。有机农业还可以通过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和肥力,从而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急性伤害:植物叶子出现水渍斑点,进一步枯死、脱落,全株枯死;慢性伤害:在浓度较低,接触时间较长时,叶片退绿、枯黄、植物体内污染物积累;不可见伤害:从外观上用眼观察不到任何反应,但生理代谢受影响,生长发育受阻,农作物品质下降,如蔬菜老化、不耐贮存、易腐烂等。 各主要大气污染物对农作物危害症状列举如下。
对植物可使其生理机制受压抑,成长不良,抗病虫能力减弱,甚至死亡;大气污染物能使雨水酸化,这时落到地面的雨水就成了酸雨损坏植物叶面,导致森林死亡;使湖泊中鱼虾死亡;破坏土壤成分,使农作物减产甚至死亡;大气污染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已日趋严重。
O3(臭氧):高浓度臭氧会破坏农作物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降低农作物的生长力。当农作物受臭氧危害时,会导致植物叶片坏死、脱落、长漂白斑、生长受抑制,出现落花及落果现象,进而影响农作物产量,有报告指出:臭氧浓度增加15ppb可能导致小麦减产20~30%。
...生态学原理,简述生态农场的特点,并设计一个生态农场的循环模式。
1、农场的支撑须兼顾经济效益,因此,生态农场特点就是利用自然环境导入农业的种植、畜牧、养殖等,以放任或极少的人工干预求得产值,同时不产生微环境优化或恶化、物种稳定与逐日增加、无须外来肥料、极少设施等一种物质循环利用的生产方式。
2、资源循环利用。生态农场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通过养殖和种植的有机结合,使得废弃物得到充分利用。比如,畜禽粪便可以转化为肥料,用于滋养农作物;农作物秸秆可以作为饲料或燃料等。这种循环利用模式不仅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也减少了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保护。
3、其次,生态农场强调综合性。与传统农业系统不同,生态农场通过综合考虑能源利用和经济效益,实现生产效率的提升。这种模式旨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防止过度消耗和生态失衡。农场在运行过程中,通过能源的有效循环和优化利用,如太阳能的充分利用,保持农场内部能量流动的稳定。
几种生态农业模式
它的模式包括以下几种: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平原农林牧复合生态模式;草地生态恢复与持续利用生态模式;生态种植模式;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生态渔业模式;丘陵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设施生态农业模式;观光生态农业模式。
生态农业模式有以下几种: 稻田养鱼养鸭模式。这种模式以水稻为基础,同时养殖鱼类和鸭类。鱼类和鸭类在稻田中的活动可以帮助田间除草和除虫,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同时,它们的粪便也能为水稻提供有机肥料。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能够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桑基鱼塘模式。
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这种模式结合了种植、养殖、生产和生态四个方面,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在南方地区,这种模式通过养猪产生的粪便发酵制沼气,沼渣和沼液用作肥料,果林则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设施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观光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
食物链型。按照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规律而设计的一种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系统中一个生产环节的产出是另一个生产环节的投入,使系统中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从而提高能量的转换率和资源利用率,有效的防止农业废弃物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
生态养殖模式有哪些?
1、生态养殖模式有沼气+养殖生态农业模式、草地鸡养殖与保育生态农业技术模式、稻鸭共育模式、五园养鸡模式、农饲结合模式、种草养殖模式与草山牧业模式。
2、台州的六种生态养殖模式:模式一:稻鸭共育。稻鸭共育是在水田中养鸭,结合自然生态和人为干预的复合生态系统。雏鸭圈养一段时间后放养在水田共育,共育期约30-36天。这种模式可免除化学除草和灭螺,减少化肥、农药和饲料用量,提高水稻产量和鸭肉质量。模式二:五园养鸡。
3、模式一:稻鸭共育 稻鸭共育不同于过去的稻田养鸭,而是以水田为基础、种稻为中心、家鸭野养为特点的自然生态和人为干预相结合的复合生态系统。一般雏鸭圈养15至20天后放养在水田共育(共育期30至36天),水稻抽穗后结束共育,再经14至20天关养出栏,放养量每亩15只左右。
4、特种野猪—鱼—草在鱼塘和小型水库旁建造特种野猪养殖场。按一亩水塘三头特种野猪的比例养殖,过多过少都不利于养鱼生产。野猪的粪尿及清洗圈舍的污水直接排放到鱼塘和小型水库,滋养水质,增加浮游生物,供应鱼采食生长。当鱼收获后,清空鱼塘底泥用于肥田。
“莲—沼—鱼”沼气生态模式的特点是什么?
1、①莲鱼共养。由于鱼群的存在导致水质浑浊透光性减弱,使杂草难于发芽生长,利用沼肥种植莲藕,不仅提高莲地肥力而且降低了莲的病虫害发生。
2、“莲—沼—鱼”是根据莲藕和鱼均需要水的生物特性,广大群众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集养鱼、种藕、节水、节肥、节地、休闲、观光、生态为一体的新的生态家园技术模式。
3、投资“莲—沼—鱼”沼气生态模式亩均投资共需14300元左右。其中建造莲藕鱼池10700元,沼气池1800元,鱼苗1000元,莲藕种800元。(2)效益收入该模式的经济效益相当可观,沼气池建成后可使用20年以上,每亩(池)可产莲藕3500~5000千克,产鱼300~400千克,收入达14000元左右。
4、该模式具有产气量高、性能好、便于操作、周年产气、适应性强等特点,冬季也能边疆使用。在整个物料循环中,为我们提供了能源、农产品和畜产品,解决了卫生改厕,省工省料等问题,促进了农村两个文明的建设。